海盐论坛 - 简约版本 OKHY.COM BBS

海盐论坛 - 【海盐风情】 - [返回上一级]
海盐畅通人才“绿色通道” <-- 海盐论坛

APOLLO2006-6-23 11:51:04
引得进 留得住 用得好

    昨天,记者在嘉兴拓纬电子有限公司看到,来自湖州师范学院的实习生姜策正忙着检验产品,他说:“这里的实习条件真好,海盐县政府每个月给我200元补贴,公司每个月还给我500元的实习补贴,并先后安排我在公司不同环节的生产流水线上实习,有问题随时可以找公司相关工程师咨询,所以我已经决定留下来工作了。”

    为加大人才工作力度,创新人才工作载体,海盐县人事局主动上门,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。两年来,海盐县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先后与湖州师范学院、嘉兴学院、吉林的北华大学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,有组织地安排高校毕业生来海盐实习。通过这个汇聚智力资源的开放型平台,先后有66名高校毕业生分别到海盐森泰钢管有限公司、嘉兴拓纬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实习,其中有10人留在了实习的企业。

    海盐县同时推出一系列措施,深入打造就业实习基地。海盐县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俞茵荔说:“我们对高校来海盐实习的在校生提供方便。每年结合海盐实际,由学校安排一批在校大学生来海盐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,并由县人才交流中心提供单位、住宿和实习工资。畅通面向高校毕业生的‘绿色通道’。凡来海盐找工作的毕业生可凭就业协议书、身份证等证件报销一趟来海盐的车旅费;实行非海盐籍高校毕业生到海盐县创业的‘零门槛’和‘先落户后就业’政策。我们还将与校方开展新的合作,由校方提供师资,来海盐开展一些短期的英语、日语、技术指导等类的培训;由海盐提供一些待开发的电子、商务等程序,由学校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开发和研制。”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,加强了海盐县与各高校的联系和交流,吸引了大量人才来海盐就业、实习。继去年引进县外人才866名后,今年又引进县外人才930余人,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的企业里。“这些优惠措施促进了与高校的合作,为海盐县今后更好地引进中、高级人才提供了保障。”俞茵荔补充道。

    在搞好人才引进的同时,海盐县还注重做好人才的社会化服务,帮助用人单位留住和用好人才。在实施代理服务中,对流动人才数量较多的单位,推行重点服务和费用优惠政策。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,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性招聘,并在海盐县人才网上开辟“爱心专栏”,共有356名学生与招聘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。浙江海利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变频器研发部员工谷小路,2003年从湖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海盐安心工作。他说:“我来海盐一年以后就得到了县里800元的补助,第二年又得到了1600元的补助,这里对人才的尊重让我很感动。”海盐县通过请上来、走下去等形式,加强与引进人才的联系,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、学习和生活情况,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,落实对人才的各项关爱措施。两年来,共发放人才引进奖励和生活补助等款项57万元。





中国海盐网,海盐政府信息网

来源:中国海盐门户网 http://www.haiyan.cn







查看完整版本: [-- 海盐论坛 --] [-- top --]
Powered by 海盐之家
页面执行耗时 0 毫秒, 2 次数据库查询